
关于“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究竟有何不同的问题,华律网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人。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二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范围不同:监护人的范围较广,包括父母、其他近亲属等;法定代理人主要是指父母、配偶等与被代理人有特定亲属关系或法律授权的人。
2. 产生依据不同:监护人是基于法律规定的监护关系而产生;法定代理人是基于法律规定的代理制度而产生,通常在诉讼等特定法律程序中出现。
3. 职责侧重不同:监护人主要负责被监护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教育、保护等;法定代理人在诉讼等活动中主要代表被代理人进行诉讼行为,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4. 存续时间不同:监护人的监护关系一般在被监护人成年或监护关系终止等情况下结束;法定代理人在特定诉讼等法律程序中存在,程序结束后即不再担任。
回复于 2025.01.28 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