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业务作为通信公司提供的高速互联网访问接入服务,是现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通过ADSL或光纤等技术提供了高速的网络接入服务,还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上网需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成为家庭联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更迭速度不断加快,用户需求愈加多样,使得宽带业务的变更情况越来越复杂,在宽带业务处理方面产生的问题也愈加凸显。
办理容易取消难,用户直呼“受限多”。近期以来,不少用户在网端吐槽:“宽带办理的时候很快,但是取消的时候周期很长,限制多,办理很慢。”宽带业务办理方面的漏洞引发网友热议。用户反映,取消宽带中的各种“限制”,如高额违约金、办理要求前后矛盾、工作人员相互推诿等,导致业务办理耗时过长。加之退宽带业务不支持线上办理,用户只能到当地营业厅进行线下办理,有些用户与营业厅距离较远,线下办理费时又费力,一次还不一定能办成,特别是需要“携号转网”用户办理业务时,个别营业厅的态度较为恶劣,引发用户极大不满。
除了办理流程慢之外,捆绑服务中的不明扣费也是一大问题。今年九月份,成都一名移动用户反映称,准备去把家里装的宽带取消,去办理业务时却被告知要缴纳1257.9元违约金。该用户查阅自己的套餐详情时,发现其中包含了一些平常几乎不会使用的捆绑服务,此类扣费也引发用户不满。针对类似问题,通信方应及时梳理业务办理、装维流程中的潜在风险点,业务办理是否简便顺畅、宽带装维服务是否便捷有效、宽带装维是否存在不知情扣费等,提升对宽带类投诉、纠纷的重视程度,发现有相关用户投诉时,应尽量通过线下点对点沟通进行妥善处理、安抚用户情绪,提高办事效率。
个人信息被盗用,用户安全隐患多。近期,一名用户发布视频举报中国移动河北唐山一家营业厅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她的手机号码、个人信息,冒充她签名,为一个陌生家庭开通了长达三年的宽带服务。该用户表示,中国移动的工作人员尝试通过村委书记及她丈夫的工作单位领导进行调解,期间伴有带有威胁性质的言辞。通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一时间成为舆论焦点。事件中两个焦点问题引发大众关注:一是是否确实存在盗用用户个人信息办理业务的情况,二是调解过程中中国移动工作人员是否威胁该用户。涉事营业厅工作人员就此事回应称“没有做过”,表示在营业厅办理的所有业务都有记录,会有官方的人员给该客户专业解释。针对此事,移动公司方面表示将尽快调查并回应此事,对举报用户进行详细说明,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宽带业务的妥善办理关乎着群众家庭网络生活的幸福指数,通信方应当正视宽带业务更新换代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用户友好沟通,妥善处理,用户“宽带自由”不应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