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发话,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三大运营商齐刷刷承诺,“今年10月1日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从6日开始,这一好消息持续发酵,广大用户不禁感慨:“这一盼,就是23年。”

 

有网友戏称“漫游费”是“化石收费”,因为早在23年前,原邮电部1994年在《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中提出:“移动电话需收取每分钟0.6元的自动漫游费”。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又规定:“每分钟0.6元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

 

在漫长的23年中,我国的通信行业从2G、3G进入到4G时代,从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移动分离到三大运营多次重组,BP机消失了、模拟机不见了、电话初装费取消了、手机月租费取消了……可是“漫游费”就是能够雷打不动,一直延续到今天。

 

国内漫游费从何而来?

 

一直为舆论和广大用户诟病的是,“漫游费”必须要收取吗? 中国移动研究院一位前高管告诉记者,国内漫游费和国际漫游费存在较大差异。国内漫游费其实是我国运营商历史上内部区域分割的产物。过去,运营商是以各省甚至各地级市为单位运营的,各省的分公司之间成本独立结算。“用户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通话,就要使用当地运营商的通话资源设施,所以就要额外付一笔漫游费。”

 

多位权威技术专家表示,目前,三大运营商已基本实现全集团整体核算成本,国内漫游费却照旧收取,这不合理。中国移动公司一位资深技术人员坦言,“随着IT技术的进步,国内漫游对各分公司只是数据库提取的问题,几乎不产生任何技术上的成本。”

 

而国际漫游费,则是我国手机用户在境外使用海外运营商的通话资源产生的费用。例如,中国的手机用户到了任意国家或地区,中国运营商都要与当地运营商议定使用其通话资源的价格,从而形成了国际漫游费。“这也就是为何国内漫游费可以‘取消’,但国际漫游费只能‘降低’的原因所在。”如今,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手机用户,境外出访、旅游的人数也不断增加,这让三大运营商与境外运营商在谈判中的议价能力不断提高,它让不断降低国际漫游资费成为可能。

 

“流量时代”,话音收入成“鸡肋”

 

业内人士指出,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滚滚而来的今天,三大运营商的业务收入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由“话音时代”步入“流量时代”,这也为“化石收费”的取消提供了依据。“如今,打微信电话成本几乎为零,如果还像过去一样,长途电话比市内电话要贵很多,还要额外增加什么漫游费用,那还有谁愿意再打长途呢?”经常到外地出差的销售人员小沈对记者说道。

从“话音时代”步入“流量时代”  ,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水到渠成“动手指”代替“动嘴巴”,打电话、发短信风光不再。工信部发布的“2016年通信运营统计公报”也用数据佐证了这一点, 2016年,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2.81万亿分钟,同比下滑1.4%。其中,移动非漫游去话通话时长同比下降1.6%,移动国际漫游和港澳台漫游通话时长分别下滑15.6%和14.5%。移动国内漫游通话去话通话时长同比增长0.4%。短信方面,2016年,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6671亿条,同比下降4.6%,降幅较去年同期缩小4.3个百分点。彩信业务量557亿条,同比下降9.8%。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完成365亿元,同比下降10.7%。

 

从“打电话”、“发短信”,到“动动手指”刷微博、微信、浏览APP,移动互联网流量则呈现增速翻倍的态势。2016年,在4G移动电话用户大幅增长、移动互联网应用加快普及的带动下,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93.6亿G,同比增长123.7%,比上年提高20.7个百分点。全年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772M,同比增长98.3%。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84.2亿G,同比增长124.1%,在总流量中的比重达到90.0%。

 

与之相应的是移动通信收入结构的变化。2016年,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8586亿元,同比增长5.2%,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2.2%,比上年又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话音业务收入在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比30.4%,比上年下降7.9个百分点。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完成4333亿元,同比增长37.9%,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达到36.4%,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0.6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指出,正因为语音业务、特别是国内长途日益成为“鸡肋”业务,近年来,一方面响应政府“提速降费”的号召,另一方面要在行业内部与外部竞争当中多一张牌,三大运营商竞相推出了“长市漫一体化”的套餐,推动广大2G用户向3G、4G网络平移:从2015年4G业务上市起,中国电信所有4G套餐均为长市漫一体化套餐,目前已有60%用户选择使用;中国移动自2016年底起已停售非长市漫一体化资费套餐,订购长市漫一体化套餐客户达到5.4亿户,其中28元以下低门槛长市漫一体化套餐覆盖客户2.5亿;中国联通自2009年3G商用开始,就率先推出“长市漫一体”的3G套餐。自2016年10月1日起,中国联通对主流资费套餐取消了国内漫游费;自2017年1月1日起,中国联通新增用户已全部取消漫游费,实行一体化资费。“可以说如今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是水到渠成的时候了。”

 

新闻背景:国外收不收手机国内漫游费?

 

“化石费用”宣布取消,广大手机用户不禁感慨,从此,世界上又多了一个“不收手机国内漫游费”的国家。

 

欧盟:自今年6月15日起跨境旅行不再收取手机漫游费用

 

据欧盟委员会的声明,从2017年6月15日起,欧盟地区的手机用户在该地区内跨境旅行时使用手机接打电话、收发短信以及上网将不会被收取漫游费用。此举被广泛视为欧盟推动“单一数字市场”进程的重要举措。对于欧盟普通居民来说,这意味着当他们去往其他欧盟成员国出差或度假期间,不用再担心因为手机自动更新APP数据或下载电影而被收取巨额费用。

 

声明同时说,从6月15日起,区域内通话费用将下调至每分钟3.2欧分,短信费用下调至每条1欧分,上网的流量费用也将逐步下调。与此同时,仍会保证各国运营商能够继续在本国市场展开竞争。

 

欧盟委员会10年来一直致力于降低并最终取消运营商针对消费者在跨境旅行期间所征收的手机漫游费用。自2007年以来,欧盟地区内手机漫游费用已经调降超过90%。

 

美国:免收漫游费,部分运营商甚至提供整个北美洲漫游免费

 

美国除AT&T、Verizon、T-mobile和Sprint四家主要全国性运营商外,还有近百家建立在这四大运营商移动网络基础设施上的区域性运营商,被称为移动虚拟运营商。

 

由于美国国土面积大,50个州的具体情况和法律各不相同,四大运营商难以将自建的基础设施覆盖全国。为保证在各个地区的移动通信服务,四大运营商之间均有漫游互免协议,因而不向用户收取漫游费。

 

不仅免收国内漫游费,为争取用户,特别是对人口众多的移民和商界人士,部分运营商甚至提供了整个北美洲漫游免费的服务,用户在加拿大和墨西哥使用无线服务时同样不收取漫游费。

 

但尽管不收取漫游费,美国的移动资费并不算便宜。美国手机资费通常以合约的方式收取,经常捆绑手机一并销售。用户在使用一家运营商的服务时必须以两年为单位签订合约,中途如若变更还需缴纳违约金。

 

日本:语音和数据漫游都不另外收费

 

日本的手机用户不是向制造商购买手机,而是向移动运营商购买手机,类似国内的合约机,一般签约两年。运营商所收取的手机资费主要由购机费、通话费、流量费和可选服务使用费这几个部分组成。一般来说购机费和通话费能获得较大幅度的优惠。除此之外,日本手机国内漫游——不管是语音漫游还是数据漫游——不另外收费,国际漫游则需按照漫游国家的不同收取相应的费用,并且打电话是双向收费。

 

国际电信联盟(ITU)统计显示,目前世界上收取手机漫游费的国家和经济体大多面积比较大。除了中国,如俄罗斯、巴西、欧盟、印度等都收取漫游费。但也有面积大的国家如美国就比较特殊,境内均无国内漫游费;而大多数没有漫游费的国家或地区面积都不大,如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能宣布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可以说走在了很多国家的前列。”业内人士说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